祖父的龍眼林
- 作者: 楊文俊
- 寫作年級: F5
- 寫作日期: 2025-10
- 學校: 葵涌循道中學
暑假最美好的時光是回到四面環山的故鄉。最令我魂牽夢縈的,是祖父那片龍眼林。它其貌不揚,卻清甜可口。
龍眼,一種水果,果肉晶瑩,果核漆黑,吃進嘴裏清甜可口,整體看起來有點像荔枝,不過龍眼不如荔枝般奪目鮮妍,外殼棕黑、其貌不揚。祖父種了一大片龍眼林,彷彿故鄉畫卷上的點晴一「筆」。每次還鄉,祖父都會站在龍眼樹旁,遠遠的就與我們招手,布滿老繭的雙手與龍眼樹搖曳的枝幹招相輝映。
回鄉后,我常含著清甜的龍眼在鄉間散步,看晚霞,聽蟬鳴,這便是最快活的時光。路過祖父的龍眼林,祖父總會笑呵呵地遞給我一枝龍眼,任我享用。他曾靠這片林子養家糊口,如今龍眼雖不值錢,他卻年年照料,如同守護一位老友。祖父常笑談道:「如果楊貴妃愛龍眼而非荔枝,龍眼的命運或許會不同吧」。
有次颱風過境,等到風歇雨小的時候,我憋不住無聊便出門走走,路過龍眼林,透過被雨打得稀疏的葉間,看到了祖父佝僂的背影。走近细瞧,祖父一隻手扶在樹幹上,手掌上深棕色的勾壑與樹皮一般,渾濁的雙目久久凝視樹枝,彷彿是在詢问老友可有受傷。我依稀記得祖父說過,他原來品學兼優,奈何家中經濟條件有限,父母偏愛弟妹,他只得棄學從農,從此與土地為伴,以樹養人,所以才與龍眼如此情深。現在想來,祖父與龍眼的際遇何等相似——龍眼未熟時青澀不起眼,如同祖父被迫中斷的學業,在田間默默耕耘;成熟後外表粗礪,內裏卻清甜如蜜,如同他常年務農的樸實之下,藏著不曾言說的溫柔和擔當。
臨別那天,祖父贈我龍眼餞別。他緊握我的手,千叮萬囑,祝福盡在話語中,那熱情沖淡別離。車站裏,我嚐了一顆龍眼,清甜於口中漫延,讓我想起了每年七到九月,正是龍眼成熟的季節,祖父帶著我在林間採摘,一顆顆金褐色果實落滿筐籃,不僅是養家糊口的生計,更是他半生光陰釀成的蜜。祖父正如這龍眼,縱使價賤,也依舊清甜。龍眼非貴妃所愛,祖父亦是塵世中庸碌的凡人。但這位小老頭,用雙肩扛起這個家,用笑容迎送家人,縱使他無法登上時代的游輪,也依舊祝福著我們遠航。我恍然發現,祖父如龍眼,甘甜,清爽;更是家中的畫龍之眼,珍貴無比。
人無需以價值定義一生,而應以意義衡量一世。價值易變,而意義却歷久彌新。與其追求無意義的價值,不如做出有意的事與物,比如一片龍眼林,一個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