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之父──高錕

晶文薈萃 十優文章

二零零九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就是著名的「光纖之父」。高錕一生致力推動科研,努力不懈地鑽研光纖通訊,期間他遇到重重困難,不過他都一一克服。

高錕在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四日於中國上海金山出生。他的家境富裕,住在一座三層高的樓房裏。三樓就是他童年的實驗室,成就他追求科學夢的溫牀。

高錕童年時對化學最有興趣,滅火筒、煙花、相紙都曾經自製過,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造「炸彈」。他知道混和紅磷粉和氯酸鉀後,便會燃燒起來。於是,他便心血來潮,混合兩種化學物,加入水,形成糊狀,那就不會著火。後來他把化學物放入泥內,搓成圓形。風乾以後,他就扔到街上看看成果。果然發生大爆炸,幸好沒傷及途人。由此可見,高錕重視實證,必須親身證實才肯相信。

化學實驗之後,他就學習做無線電,用五六個真空管來做無線電收音機,還十分成功呢!這就奠定了他向電子傳訊的研究。

高錕在六十年前開始研究光纖通訊,不但經費不足,還不被同儕認同。但他依然不放棄,努力兼職賺取研究經費,最終證實他是個有遠見的人。一九六五年,他以無數實驗證據為基礎的論文提出要用玻璃纖維進行長距離的信息傳遞,必須在玻璃纖維損耗率下降到二十分貝的條件下,光纖通訊就可成功。他的研究為人類進入光導新紀元打開了大門。高錕曾說:「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專家,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譬如我說,光纖在一千年之後還會被應用,大家便不應該隨便相信我,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信念。」這種獨立思考,認真求證的態度很值得我們效法。

高錕的一生不斷勤奮地嘗試、冒險。諺語有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年輕人總有自己的理想,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在幹什麼。同時,為什麼你相信這是「可為」的。我們要學習高錕一樣不斷冒險和勇於嘗試,為自己開創精彩的人生。


老師評語

心朗能抓緊聚焦點:高錕在科研上勤奮嘗試和勇於冒險的精神去篩選材料;能以傳記體順序把不同時期的高錕事例,印證他對科研的醉心,而且顯現出他在科研愈學愈專門,愈鑽研愈精妙;能引用高錕的話和諺語,令人易於信服,顯見作文前搜集資料充足。


本文章獲輯錄於 《晶文薈萃 精選文章》第 2 輯